一項總投資 3600 余萬元的惠民工程,建成后卻十年未曾啟用。黑龍江綏化東城客運站的閑置困局,不僅讓當?shù)厝罕娎^續(xù)忍受著老舊車站的出行不便,更暴露出重大項目建設與管理中的深層次問題。?
153209rr2pxfnkk2rd0rnd.webp (16.5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8-20 15:32 上傳
記者調查:建成十年的客運站為何 “大門緊閉”??
近日,記者趕赴綏化展開實地調查。在東城客運站現(xiàn)場,記者看到這座 2015 年就已建成的建筑,如今大門緊鎖,院內荒草叢生,玻璃幕墻多處破損,與不遠處人頭攢動卻設施陳舊的老客運站形成鮮明對比。?
當?shù)亟煌ㄟ\輸局給出三點解釋:一是車站門前滯遷房屋直至 2021 年底才拆除,影響驗收;二是施工單位驗收資料報送滯后;三是工程尚未完成最后結算。?
但記者核查發(fā)現(xiàn),所謂的 “滯遷戶” 位于客運站西側空地,并不影響車站運營。而爭議焦點集中在竣工驗收環(huán)節(jié) —— 施工方持有 2018 年蓋有相關單位公章的《竣工工程驗收報告》,但因未填寫日期,被當?shù)卣J定驗收完成時間為 2023 年。此外,1800 余萬元剩余工程款的結算問題,也已拖延多年。?
追問根源:決策與治理的雙重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綏化市并非僅有這一處客運站閑置。另一座投資五千余萬元的六合客運站,同樣 “建而不用” 最終改作他用。?
兩座車站的困境,折射出項目決策階段的論證不足。盡管當?shù)毓ぷ魅藛T強調建設時正值長途客運市場繁榮期,但不可否認的是,項目啟動前缺乏對市場變化的預判,對財政承受能力和運營可持續(xù)性的評估也顯粗糙。?
更關鍵的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部門間協(xié)調不暢、責任落實缺位??⒐を炇諛藴实臓幾h、工程款結算的拖延,本可通過有效溝通解決的問題,卻在漫長的推諉中演變成十年難解的困局。?
深層反思:惠民工程如何真正惠民??
重大民生工程往往跨部門、跨任期,綏化的案例再次警示:若缺乏明確的時限管理和責任追溯機制,極易淪為 “糊涂賬”。?
專家指出,此類項目必須強化全過程監(jiān)管,對驗收、結算等關鍵環(huán)節(jié)設定剛性時限;建立健全任期責任制,杜絕 “新官不理舊賬”;更要在決策源頭做好可行性論證,將財政資金的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目前,當?shù)厝罕娮钇惹械钠谂危沁@座閑置十年的客運站能早日啟用。央視新聞將持續(xù)關注事件進展,追問 3600 萬惠民工程何時能真正惠及民生。?
惠民工程的本質是為民服務,唯有在立項、建設、運營的全鏈條中壓實責任,才能讓每一分公共投入都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綜合:中青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