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麗江連續(xù)發(fā)生兩起針對商戶的虛假服務類詐騙案件,揭示了詐騙分子如何巧妙偽裝并實施欺詐行為。
教師、消防人員突然來電“采購物資”,麗江商戶頻遭詐騙陷阱1.png (73.74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6 09:53 上傳
案例一:冒充學校教師采購物品。商戶陳女士遭遇了一起精心策劃的騙局。一位自稱是某中學采購教師的陌生人通過電話聯(lián)系到她,聲稱學校計劃采購燕窩,但因禮品采購限制,希望陳女士能代為購買。當陳女士表示沒有相關商戶資源時,這位“教師”隨即推薦了一個微信賬號,并發(fā)送了一份偽造的轉賬記錄,聲稱款項已匯入陳女士賬戶,但因對公轉賬流程會有延遲?;诖颂摷傩畔?,陳女士信以為真,并微信轉賬了20000元作為購買燕窩的定金。然而,當她試圖再次聯(lián)系這位采購“教師”時,卻發(fā)現(xiàn)已無法取得聯(lián)系,這才驚覺被騙。
教師、消防人員突然來電“采購物資”,麗江商戶頻遭詐騙陷阱2.jpg (101.22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6 09:51 上傳
案例二:冒充消防采購物資。類似的情況也發(fā)生在劉先生身上。劉先生作為我市的一個體商戶,同樣收到了一條來自自稱消防支隊工作人員的好友申請。對方詢問是否認識銷售水泵的商家,雖然劉先生表示不認識,但對方提供了一個所謂的“合作過的銷售”信息,并誘導劉先生通過幫忙下單賺取差價。在利益的驅使下,劉先生添加了“銷售方”的微信,并根據對方的說法,迅速向指定賬戶轉賬10,000元。不久,“消防工作人員”再次提出增加采購數量,要求劉先生墊付20,000元定金。這時,劉先生開始警覺,要求線下見面核實身份,卻被對方以工作繁忙為由拒絕;提出視頻連線請求時,對方又稱攝像頭損壞無法進行。最終,劉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被對方刪除好友,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
教師、消防人員突然來電“采購物資”,麗江商戶頻遭詐騙陷阱3.png (141.98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6 09:53 上傳
這兩起案例都是典型的虛假服務類詐騙,詐騙者通過冒充單位采購人員,以大額訂單為誘餌,誘導商戶支付定金或貨款,從而騙取錢財。在此提醒廣大商戶,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訂單”,務必保持警惕,通過正規(guī)渠道核實對方身份,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麗江警方提醒:購買東西的時候,無論你是賣家還是買家,都要仔細核實商家或服務提供者的真實信息,特別是當涉及大額訂單的時候,一定要盡量避免私下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