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191121135932.jpg (29.03 KB, 下載次數(shù): 8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為何一定要辦免費女子高中? ——記優(yōu)秀共產黨員、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張桂梅(下)
2019-11-21 14:16 上傳
20190704031440_852e5489f09bee5b38321b76c6fb0b91_10.jpeg (19.63 KB, 下載次數(shù): 13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為何一定要辦免費女子高中? ——記優(yōu)秀共產黨員、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張桂梅(下)
2019-11-21 14:16 上傳
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云南省華坪縣建成。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少數(shù)民族,基本是降分錄取,學習習慣差、學習基礎差,有的學生連漢語拼音都不會,普通話也說不好,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張桂梅決定從激發(fā)內生動力入手,培養(yǎng)學生勤奮刻苦的精神。
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癡心和執(zhí)著,張桂梅創(chuàng)造了貧困山區(qū)教育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基層教育工作的責任和擔當,用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干事品格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
辦起全國第一所免費女高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山區(qū)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尤其是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質女孩—低素質母親—低素質下一代”的惡性循環(huán)。
“只要母親的素質高,孩子的素質就高。要解決偏遠山區(qū)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升婦女素質入手?!庇纱?,張桂梅萌發(fā)了創(chuàng)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02年起,她開始為這個看來“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而四處奔走。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俊睆埞鹈返摹昂陚ニ{圖”遭到不少人質疑,但張桂梅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為籌集資金辦學,張桂梅求過很多人。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yè)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辦女子高中的構想說完,企業(yè)的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見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笨粗还匪浩频难澩群土餮哪_,想到自己的委屈,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更多的時候,疲憊、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2008年1月7日,姐姐從哈爾濱打來電話,說哥哥病危,一直喊著我的名字,盼著見我最后一面。恰好當時宣傳部通知我9日到中央電視臺錄制節(jié)目。我想北京離哈爾濱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钡搅酥醒腚娨暸_后,熱情的編導找了位企業(yè)家和張桂梅對話,爭取幫她解決女子高中的困難。
一邊是山里的娃,一邊是彌留的兄,張桂梅艱難抉擇。當她把節(jié)目錄完,等來這位企業(yè)家承諾給女子高中提供50~100萬元資助的同時,也等來了哥哥已經火化的消息……
那種錐心之痛,張桂梅至今難忘。
在省、市、縣各級黨委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張桂梅的辦學夢想最終實現(xiàn)。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1日,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深度貧困縣的94名貧困女孩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
11年,她家訪了1345名學生
學校是建起來了,如何留住孩子卻成了難題。為留住這些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學生家的路太難走,連車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個假期甚至兩個假期,即便馬不停蹄,張桂梅也只能走訪完一屆學生的家庭。盡管如此,她依然堅持,“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親自到每一名學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訪,到了山下,司機告訴張桂梅,車上不去了。學生的家在山頂,僅有一條不到半米寬的山路,路的一邊是萬丈懸崖,走路的話需要6個小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張桂梅搭乘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爱敃r坐在車上,我都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入懸崖粉身碎骨。”想起當時的場景,張桂梅至今心有余悸。
學生下山來接她,在半山相遇時,張桂梅第一句話就問她,“你為什么要回這兒來?。磕阍趺催€老想回這兒???這地方你怎么回來的啊?”女孩低著頭淡淡地說,“老師,我不回來,我上哪兒去???”張桂梅無言以對。
這樣的家訪已持續(xù)11年,覆蓋學生1345名,行程近11萬公里,張桂梅摔斷過肋骨、迷過路、發(fā)過高燒,還舊病復發(fā)暈倒在路上……可正是這一次次的家訪,更加堅定了張桂梅將女子高中繼續(xù)發(fā)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為沒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歲的年紀就結婚生子,然后將缺失文化帶來的無知和貧困又一代代傳下去……
連續(xù)10年高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
2008年,女子高中建校時只有3個班94名學生,第二年擴招了5個班,班級數(shù)由此增加到8個,張桂梅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每天早上打掃學校衛(wèi)生,逐間宿舍喊學生起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張桂梅有了她的小喇叭。每天早上五點半,小喇叭就會準時響起:“姑娘們,起床讀書啦?!睆钠鸫驳匠霾?,再到課間休息,以及晚上睡覺前,小喇叭的聲音一直在校園里回響。
學生們說,聽到小喇叭的聲音,心里特別踏實,如果張桂梅出差或出去開會了,一天聽不到小喇叭的聲音,就像少了點什么。
張桂梅說,她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知道,自己一直在身邊守護著她們,一直和她們在一起。每堂課她都精心設計一段新穎的開場白,有時朗誦一首美麗的小詩,有時唱支學生愛聽的歌謠,有時講述一個自編的故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就這樣被調動了起來,慢慢地成績也上來了。
天道酬勤,張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報。11年來,女子高中已畢業(yè)1645名學生,連續(xù)10年高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2019年,畢業(yè)學生118名,109人上了本科線,9人上了??凭€。
與此同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肺纖維化、肺氣腫等疾病日益嚴重,醫(yī)生說她的生命可能不會超過兩年,但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張桂梅總是笑著說:“感謝每天清晨能夠醒來,又能看到新的陽光!”
新浪微博麗江運營中心 麗江同城網 總監(jiān)制:陳黎 主編:孫夢瑤 編輯:孫雪清 文章來源:中國婦女報
初審:王億濤 終審:孫夢瑤 熱線電話:0888-5310888 法律顧問:李雁華 技術服務:徐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