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diào),各地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一旦發(fā)現(xiàn)嚴肅處理。高考前就全國通報了的,昨天高考成績公布了,然而我們還是沒忍?。?/font> 之前就有一篇文章《那些年的高考狀元現(xiàn)在混得怎么樣啦?》,內(nèi)容摘錄如下: 下面這兩份名單你認識多少?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云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 第二份名單:曹雪芹、胡雪巖、李漁、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曉: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后者全是當時落第秀才。 都說了嚴謹宣傳高考成績升學率 可惜我們還是沒有忍住​人生無限!真正的考試其實從來就不在考場 ! 每年高考過后,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尤其是一些地方、學校和媒體大肆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本意是想提升學校知名度和招生率,以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一些媒體出于各種考量,對此長篇累牘,甚至以幾個版的篇幅圖文并茂地報道學校和“高考狀元”的照片及事跡。諸多商家也加入這一炒作行列,給出諸多優(yōu)惠以吸引考生和家長消費。說到底全是名利在作祟。 因此,教育部強調(diào)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一旦發(fā)現(xiàn)嚴肅處理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理所應當。不可否認,高考對于青年學生來說,是一場人生的重大考試,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力爭考出好成績。但是,世事無常。實踐證明,每年高考都會出現(xiàn)一些平時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尖子生發(fā)揮失常,沒有考出好成績,同時也會有一些平時成績一般的考生超常發(fā)揮,考上了名牌大學。雖然我國高考錄取率在逐年提高,但是,依然會有一部分考生名落孫山。按理說,這一特殊時期,社會更應關注那些沒有考好的考生,鼓勵他們正確面對現(xiàn)實,接受挫折,迎接挑戰(zhàn),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從而鼓起勇氣,以利再戰(zhàn)。即使不再復讀,同樣腳下有路,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一樣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闪钊诉z憾的是,事實并非如此,大家忙于錦上添花,往往忽視雪中送炭。因而,這一現(xiàn)狀亟待改變。​ 都說了嚴謹宣傳高考成績升學率 可惜我們還是沒有忍住​既然教育部已發(fā)布禁令,那么所有學校都應做到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想提高學校知名度無可厚非,但功夫一定要下在平時,加強學校管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并要做到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近些年,每年高考之后,都有媒體強調(diào)不要炒作“高考狀元”;但分數(shù)一出,許多媒體上仍然滿是“第一名”們的故事。至于高考升學率,在不少地方不只是作為衡量辦學的考核指標,還被拿來作為地方政府的政績。 這次,教育部對“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使用的不再是“不得炒作”的說法,而是直接“嚴禁宣傳”。新的說法,取消了“不得炒作”這一說法形成的模糊地帶和變相操作空間。過去講“不得炒作”,一些人會說,適度宣傳一下不算炒作?,F(xiàn)在直接“嚴禁宣傳”,再沒有自行解釋的余地了。 “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一旦發(fā)現(xiàn)嚴肅處理”,不只是教育部的要求,而是國家教育統(tǒng)一考試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成員單位在舉辦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共同宣布的。部際聯(lián)席會議成員單位,包括教育部、中宣部,以及中央網(wǎng)信辦、工信部等部門。因此,這一禁令,應是包括學校、媒體、網(wǎng)絡和全社會都須遵循的,出面對違禁者作“嚴肅處理”的,也應不僅限于教育行政管理機關。 教育部的禁令,對于學校、地方教育部門來說當然是具有約束力的,可以想見,在禁令發(fā)布之后,各個中學即便心癢難耐,恐怕也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宣傳“高考狀元”或者本校的升學率了。 但是“暗度陳倉”的情況還是出現(xiàn)了——家長有沒有可能在老師和學校的授意、暗示下,既宣傳一下自家孩子,又宣傳一下孩子就讀的學校呢?不讓說“狀元”,咱們就說“頭名”“最高分”……再者,那些盯著“高考狀元”的商家會不會拿出真金白銀去誘惑學生及其家長趁機多賺點兒學費呢? 事實證明,對于“高考狀元”的宣傳沒什么意義——比如說此前就有調(diào)查報告顯示,前些年的很多“高考狀元”到后來都“泯然眾人矣”。這樣的數(shù)據(jù)和報道就恰恰說明,只重視考試成績、升學率,未必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后勁兒足的人才。 都說了嚴謹宣傳高考成績升學率 可惜我們還是沒有忍住​不宣傳“高考狀元”,也可以“沒有高考狀元”。據(jù)報道,去年江蘇省就采取了不公布高考成績排名,高考成績只提供給考生本人的做法;從2008年開始,山東省就不再把高考成績提供給各地的教育部門或?qū)W校,高考成績只向考生本人開放;在廣東省,自從2012年就祭出“狠招”,高考成績位列全省前十名的,就會被查分系統(tǒng)技術(shù)屏蔽,考生自己也查不到。(運營/zzl058)​​​​
timg (1).jpeg (20.11 KB, 下載次數(shù): 4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6-24 18:57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