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云南導游辱罵游客”這件事,同城君本不想多說什么的,因為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委屈的事兒,誰一時半會也扯不清。 同城君昨天還以為,時過三天這場風波就會平息了,可今早打開電腦和手機,卻并沒有看到這事兒要過去的跡象。 中午又有導游朋友發(fā)來微信問“咋不為我們導游說句話呢?”,還有媒體的朋友來問“有沒有旅游圈的一些黑幕可提供?” 正好下午也沒啥正事,那同城君就針對這件事簡單地說幾句吧。 首先說明一點,也算給那位求料的記者朋友一個回復——這篇文章沒啥所謂的旅游圈黑幕,因為在信息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旅游圈哪點事早已被媒體和大眾扒得只剩一條內(nèi)褲了,還能有啥內(nèi)幕、黑幕的!
一塊錢旅游引發(fā)的風波,誰之過?.jpg (11.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一塊錢旅游引發(fā)的風波,誰之過?
2015-5-5 20:23 上傳
一塊錢旅游引發(fā)的風波據(jù)說發(fā)視頻的這位游客參加該旅游團的報名費僅僅只有一塊錢!真是低價低到連節(jié)操都沒有了! 一塊錢能干嘛?現(xiàn)在連瓶水都買不到了,在一些城市連公交也坐不成了。 “一塊錢不算貴,不用回去開個家庭會;一塊錢不算多,去不了香港去不了新加坡……”此時,同城君耳畔似乎響起了農(nóng)貿(mào)市場上那個不斷循環(huán)的洗腦廣播。 可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塊錢真的能去旅游,還能去香港、新加坡呢?前不久知名旅游網(wǎng)站途牛網(wǎng)不就推出了“一元旅游”還“一元出境游”嘛,不過很快就被旅游局給叫停了。同城君也是那時候頭次聽說“一元游”的,沒想到咱大云南這么快也被“一元游”給禍禍了。
舶來的低價團旅游看到有網(wǎng)友說,低價團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畸形旅游產(chǎn)品。同城君想要更正一下,低價團可還真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特產(chǎn),據(jù)同城君所知,低價團是早前20年前從泰國、新加坡等地經(jīng)由港澳傳入內(nèi)地的,并在2003年SARS疫情被解除后在廣州等地被“發(fā)揚光大”。 咱中國人有個習慣,別管買啥都要追求低價,還要砍上半天價。正是這樣的消費習慣給低價團這個“外來物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致使其20年間在中國遍遍地開花,根深蒂固,還不斷變異,演變出了不少新花樣。 什么超市購物滿200送港澳游,朋友圈集滿50個贊送港澳游,這又整出了“一元游”……這些花樣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由此看來,低價團雖不是中國原產(chǎn),說是半個中國特產(chǎn)也并不為過。
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從小媽媽就給我們講,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小學老師也告訴我們,別貪便宜,會上當。 低價團進入中國已20年了,其低價的背后意味著什么,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應該早都已心知肚明。如果你硬說你不懂,不會有人覺得你太傻太天真,而會認為你在揣著明白裝糊涂。 既然低價團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大家也都知道低價團背后后“坑”,那為什么這個怪相沒有被杜絕,相反近年來還會有愈演愈烈之勢呢? 其實這還是跟部分游客貪圖便宜和心存僥幸有關,他們明知道參加低價團就要購物和另加自費,可卻總抱著我不買還有別人買,這樣導游就不會說我了的心理。 有朋友問同城君,低價團何時能被消除,我回答——天知道!大家都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同樣沒有需求也就沒有市場。只要大家的消費意識和習慣改變不了,這種低價團就杜絕不了。 事實上,2013年《旅游法》被頒布后,國內(nèi)不少旅行社還真曾認認真真地按照法律規(guī)定摒棄過低價團兩三個月過??赡切┤兆永铮珖鞔缶皡^(qū)都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冷清。游客都去哪兒了?他們哪兒都沒去,都宅在家里,敲著鍵盤罵——尼瑪,《旅游法》一出臺旅游都漲價啦,旅游團報價真宰人,還TMD讓不讓人出去玩啦!其實那期間的旅游線路真的不是漲價,而是回歸正常價格了而已,并且也不貴,除去成本旅行社也賺不了多少??纱蠹曳炊X得那不正常。 在經(jīng)過一陣子的冷清后,有些旅行社堅持不住了,于是在2014年元旦節(jié)后又偷偷試水干起了低價團,結果那些蟄伏了倆月的鍵盤黨們一下子又歡呼雀躍地出門旅游了。于是,其他旅行社紛紛跟上,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委屈在這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委屈的紛爭中,導游們總是說——我辛辛苦苦為你服務好幾天,一點回報得不到不說,還得往里賠上不老少,你說我委屈不! 游客說也會說——雖然說大家都心知肚明是購物團,可是你旅游合同上也沒標明一定要購滿多少錢??! 俗話講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要說哪方錯了,哪方?jīng)]錯,恐怕沒人信服。 可同城君身邊的一些導游朋友還是憤憤不平,為啥我們導游的好人好事不見媒體宣揚,咋個一出這事就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你們媒體人是不是和導游有仇?。科鋵嵾@種事沒啥好奇怪的,老祖宗都留下話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又有導游朋友說了,你看過那段視頻沒,在一家餐廳,因為一碗湯上晚了,有個游客就把筷子甩到導游臉上了,然后幾個游客一起欺負一個小姑娘,怎么不見有媒體報道?今年年初,在雪山上四五個山東壯漢毆打我們一個麗江導游,怎么也沒見各大媒體說道說道?去年,游客毆打?qū)в蔚氖录蕉级ㄐ粤?,為啥還有網(wǎng)民說是導游打了游客? 其實,在這個社會中大多數(shù)個人接觸到的導游總是少的,甚至一輩子都接觸不到一位導游;而他和他身邊的人,卻都有可能曾是游客或者是潛在游客,媒體記者也一樣。所以在很多人潛意識里導游是和他沒有多大關系的,而游客則是他們的兄弟姐妹,輿論一邊倒也不足為怪了。 導游和游客本非敵對關系,事實上很多導游和游客的關系還是很融洽的,同城君就認識不少優(yōu)秀的導游,他們幾乎能和帶過的每一位游客成為朋友,并且還長時間保持著聯(lián)系。 所以,也請大家不要再無限放大導游和游客間的矛盾,多一些寬容吧。
曝光出來未必是件壞事雖然這場風波既讓不少大眾憤慨,又讓導游集體不滿。但靜下來一想,這事鬧了出來未必是件壞事。 通過這件事或許能讓不少人真正的認識到低價團的危害,從而自覺抵制低價團;能讓導游們意識到要時刻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能讓擾亂市場秩序的旅行社受到處罰,讓其他旅行社受到警示;能讓旅游管理部門看到管理上的缺失,從而嚴管旅游市場……
“一塊錢你買不到吃虧,一塊錢你買不到上當……”農(nóng)貿(mào)市場上大喇叭依然在同城君耳畔回蕩。
|